老兵相逢在金秋,双喜临门庆寿诞
秦建国 一别六十年,相逢在今天。 执手话未来,盛世富无边。 社会献爱心,亲缘最圆满。 人生若如此,共筑携梦前。
金秋九月。
太阳依然温暖。 亮亮的挂在天宇之中, 无私的洒下一片祥和的瑞光。 大地转眼就由翠绿变成金黄。 黄橙橙的大豆已经入仓, 金亮的玉米仍摊在村头、地脑, 甚至乡村公路上,好像固态的阳光, 斑斑点点,透出十足的骄傲。 土地裸露着褐黄,有些早种的小麦却率先破土, 扎出嫩嫩似针的小芽,直直的伸向天空。 千里沃野。 正孕育着新一轮丰收希望。 10月18日上午,淮北市朔里镇一家酒店热闹非凡。 淮北铚诚爱心协会志愿者,献上爱心寿金,为106岁抗战史尚云祝寿。民盟淮北委员会主委、淮北市政协副主席张辉带领部分盟员参加了此次活动,并祝愿老兵健康长寿。 志愿者叶坤、祝永华等演唱了《英雄赞歌》、《有娘叫,最幸福》。 活动进行中,太和县96岁的抗战老兵王世英,在志愿者和其家人的簇拥和搀扶下,来到现场。史尚云站起来慢慢迎上去,两人互相对视一会,紧紧把手握在一起。 寒来暑往, 日月如梭。 六十多年的时光,让两位同乡早已成了苍苍老翁。 霍然相见, 无语凝视。 一段姻缘, 一个纠结就此打开。 一世亲情得到延续! 两位老人在风雨中蓄积的无数牵挂和思念,在这一刻化成了幸福的泪水。到场的两家四代人, 几十年的苦苦等待,在淮北和太和的爱心志愿者共同努力下成了现实。圆了老哥俩在有生之年相认、相聚之梦。
当年,抗战结束后,史尚云脱离部队回到家乡务农,结婚。不久,其妻子因病去世,无子女。在他孤独痛苦之时,因他们是老乡。王世英老兵把亲生女儿送给了他收养。 抗战期间,史尚云在国民第五战区:苏豫皖地区,担任部队武术教官和战区总指挥部警卫连长。先后在盐城、泰州、下河一带对日作战。 1944年,因叛徒出卖,日军包围下河一带,司令员李明扬被俘,史尚云突围后回到老家务农。
抗日老兵王世英,1941年黄埔军校毕业后分入国民21集团军173师519团三营任少尉排长。在六安、芜湖、桂林等地接新兵,1942年---1945年在安徽学院当教官,抗战结束后驻扎安徽太和,后在浙江义乌起义。
60年多年的今天, 两家人首次相聚,幸福的相认。 见到这么多人给他祝寿,史尚云非常高兴。 在寿宴上连声说: “感谢大家的关心。 谢谢。” 说完, 他竟独自站立起来。 脊梁依旧笔直,硬朗。 他迅速而敏捷的把右手举至鬓角, 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。 忽然记起老兵王世英激动又稍显颤抖的手,刚刚写下的一幅书法:弘扬抗战精神。 由于激动他没有写下联。 军人永远不老。 抗战精神永远不朽。 我在感念之余,赋诗一首: 《亲情最动人》 人间至真是亲情。 抗战老兵续友庆。 一个女儿两家牵, 六十重聚家事兴。 |